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
[遊記] 2013.11.30-12.01(六日)_霞喀羅懷古賞楓 (拿鐵版)
第一天:
八點,我們從台北車站出發,開始了此次的旅程。
我們包車前往新竹,司機是一位兼賣登山用品的大叔。
車內堆滿了他的存貨,從帽子、手套到GOR-TEX羽絨衣似乎一應具全。
我們先驅車前往竹東與另一批成員會合,
將行李整理至後車廂後,就開始了長時間的山路行車。
--
一路搖搖晃晃,但海拔也逐漸上升,
尖石鄉的山景也呈現在眼前。打開窗戶透氣,吸進的是冰涼清澈的風。
九點,我們抵達北角吊橋,一抹紅色的橋跨越河岸的兩端。
橋身有點年久失修,走起來多了一份膽戰心驚。
過了橋,有間咖啡店,一早還沒什麼遊客,
我們買了盒冰淇淋,一路分著吃又走回了車上。繼續上坡。
沿途停靠了青蛙石,佩服先古居民對大自然的想像力,見山不是山。
--
十一點,一群人飢腸轆轆。午餐是在以娜的家。
店家將傳統的山產食材,以多種創意方式調理,
吃出了比一般山產店還要更有趣的滋味。
甜點是石榴子奶酪,看起來像是莓果的石榴子,
沒有想像中的莓果酸甜,而是一分山中淡雅的樸實。
餐廳附近有一個農夫市集。
當地的農夫們在溫暖的陽光下賣著今晨剛摘的蔬菜。
眺往遠方山巒的起伏,我發現自己開始脫離都市的塵囂。
--
下午一點,在車上搖晃一陣子的我們決定下車走走。
走沒幾步路,發現身旁的樹葉開始黃了,更令人期待霞喀羅裡的紅。
我們正跟著秋天的腳步,一步一步地往自然裡走去。
司機發覺我們離民宿還有點遠,回頭把我們載走,直驅”原舞曲”。
--
秀巒部落是個寧靜的小鎮。
部落的老人們坐在戶外,用著族語聊天邊曬太陽。
新生的小狗們圍繞著母犬,或睡或走,樣子十分可愛。
野溪溫泉也是秀巒的特色,走到溪邊發現早已有人挖好池子。
不過剛開始水溫沒有預料中的燙,直到我們意外挖出熱水源流,暖暖的溫泉才暖入心扉。
--
晚餐是普通的合菜,持續飢腸轆轆的一行人以迅速的步調掃完所有的菜。
令人感到有趣的,而是在飯前遇到山中的麵包車,
麵包車就如同當兵時期的小蜜蜂,賣的食物煎煮炒炸樣樣俱全。
但這台麵包車居然還有賣生魚片,在深山中吃著沒有醬油的生鮭魚頗有趣味。
天黑的很快,溫度降溫的速度也很快,
路上的燈火有限,很容易走在漆黑之中,伸手不見五指。
民宿裡是嘈雜的電視節目,還有民宿主人不時響起的通訊軟體,
文明與原始之間,似乎沒有絕對的界限。
沒吃飽的成員,去附近的秀巒小吃店買了幾包鹽酥雞,
混著民宿主人招待的小米酒,就著麼當著消夜吃。
太冷了,包在棉被裡就睡著了。
iPhone背殼的金屬也變得好冰。
--
第二天:
簡單的用了早餐,希望趕在遊客紛至之前抵達霞喀羅,
好在當日的遊客並不多,讓我們一群人能夠獨享大自然。
身為第一條國家自然歷史步道,霞喀羅的步道其實相當扎實好走。
在秋天時節走在這條自然小徑,腳下踏著厚厚的落葉,
我想起了松尾芭蕉的奧之細道之旅。
但再好的人工設施,仍抵擋不住大自然的力量,
颱風造成的災害,讓霞喀羅的步道有一分柔腸寸斷。
尤其是好幾條橋跨越土石鬆落的山壁,傾倒的樹木與大片的沙泥讓人怵目驚心。
霞喀羅的楓葉還不夠紅,只有遠眺對面的山頭有幾株楓葉紅了。
但個人很喜歡霞喀羅的竹林。大片綠竹塑造出清幽的氛圍,
讓我以為自己置身在京都嵐山的竹林,
走過這一片竹林,映入眼簾的是不是野宮神社呢?
原民風采的霞喀羅山區,竟被我想像成源氏物語的古典場景。
走過竹林,繞過一片崩塌的道路,很快就來到了馬鞍駐在所。
馬鞍駐在所也是今日午餐與此次行程的折返點。
坐在椅子上吃著昨日從山下帶上來的飯糰,
米芯雖因天冷有點硬,但仍不減他的美味。
成員們或坐或臥,聊天喝茶,
霞喀羅的步道沒有奪走我們太多體力,
我們吃著美食享受秋日陽光的美好。
--
折返的路感覺特別長,但我們都安全的回到了出發點。
返回民宿整理行李,順便在秀巒部落入口處的攤販買了一些小點充饑,
一行人告別了尖石,大部分的人都是在睡夢中向霞喀羅說了再見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